日本蜜月之旅,回來了
出發那天,興奮和期待充滿著內心,一切似乎也很順利。可是後來,甚至是抵達日本的第一天,我們就開始有了摩擦。大概第三天吧,他還感冒了,我也被傳染了,身理的虛弱加上相處溝通的差異,一再考驗我們之間的情感。難怪有人說,一定要和自己愛的人至少出國旅遊一次,在陌生的環境,才能看出彼此的真性情。還好的是,正如每一次的爭吵,我們可以很快就和好。我想,這是遠距離戀愛無法避免的弊病,雖然結婚了,我們依然需要經歷比別人長一點的磨合期,加上兩者都有好強的性格,就當做“不打不相識”吧!回來後,兩人都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反省一遍,當然身為理工男,他研究腦迴路更甚於自我反省,算了。
關於在日本所見到的美景,所體會到的快樂,依然是美好又珍貴的,暫且不在這裡贅言。看什麼時候有空,我再好好將照片和影片整理整理,分享給大家。還是要感恩陳先生,反正我的日子就是不能過得“死水一潭”啊!
生日,過了
生日當天,全家人都給我留言祝福,上次撕破臉的姐姐,還是第一個發來訊息。唯獨媽,在群裡簡單留言說,她今天受持八關齋戒,無法用手機,然後,就沒了。有一位專欄作者老師,不曉得從哪知道我的生日,給我送來了飲料和蛋糕的優惠券,可惜我人沒在馬來西亞無福消受。過去曾匿名把蛋糕送到我家裡的他,如今也在海外拍攝,彼此祝福,這樣挺好。一直到晚上,被我要求當天不要加班的陳先生提著巧克力回來了,兩人又因為烹飪意見上的差異起爭執。也許有壽星的加持,兩人都將火藥味降到最低,好好吃了一頓煮壞了的晚餐,相安無事地度過了我的生日,哈哈哈……
生日當天,其實我讓自己忙了一整天,清潔打理、烹飪,原本說好當天不上班,下午還忍不住打開電腦完成了一篇文稿交上去,似乎讓自己過得太清閒就會有罪惡感。直到第二天,我才打開Neflix,悠閒地將劉若英的新作品一口氣看完。是的,親愛的,我看完了,也一直想起妳。妳最近過得還好嗎?之前約好了要通話聊天,但我始終對於刻意的約會,感到有點不知所措……
回高雄,又回來了
不曉得這是第幾次回去了,回去前夕,我還問了問他:這次我可不可以不跟?後來因為不捨得讓他失望難過,最後還是答應了。身為i人,配合他的行程,其實還蠻累的。除了要融入他多元的社交圈,從醫師、農夫到社運人士,還要與他家人保有得體與禮貌的互動,讓我消耗不少能量。
有點不習慣台灣人的交際方式,曾經被第一次見面的台北人連珠炮似地提問,從職業到夫妻打不打算生小孩,問題不止多又相當隱私,讓我措手不及!這次回去,也好幾次被“關心”生小孩的事,我好想說:幹!關你們屁事哦~哈哈哈……
不過這一次回去,家婆和我聊了許多,她又提及了陳先生小時候的意外事故,還有他們家的親戚朋友,以及自己的身體病痛,不多不少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尤其談到生小孩這一塊,她突然冒出了一句,說我年紀也不小了,考慮到身體狀況也不會勉強我生……
回到北部,我發了一封訊息給兩老報平安,隨後收到家翁的回復,內心暖暖的。感恩,雖然親父母遠在家鄉,但因為嫁入了陳家,我又多了一對父母的關愛。祝願全天下為子女操心的父母們,都能平安、健康。
2025,剩下半年
過了生日,意味著年已過了一半。再過兩天,就是結婚一週年了,我似乎也漸漸適應了台灣的生活。只是,在時間的鋸齒縫隙中,依然覺得自己的腳步過於緩慢,仍有許多尚未掌握的知識,還有許多方面等待我去提升與突破。
無論是跨年之際,自己的生日或者每半年,就像一個驛站,讓我能夠好好放下內心的焦慮,整頓自己的腳步,為過去的日子復盤。
下半年,我準備好了,我們一起披上智勇雙全的盔甲,再次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