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13, 2014

惻隱之心Vs警惕之心

凌晨四點左右回到家鄉,想著讓爸爸睡遲些,一個人背著行李步行回家。
距離家還有2公里路,早晨空氣里迷濛著霧氣,路燈變得異常耀眼。
這一段路,總共有兩輛車子,還有一個摩托停下來。

也許,大家開始會想到,我一個女生走在清晨的路上,太危險了。
是的,我一個人走,也是戰戰兢兢的。
所以,當第一輛車停下來,巫裔司機搖下車窗問我要去哪裡,我完全不理會。
他問了兩次,我沒有給予任何回應,低著頭繼續走,車子最後在身邊呼嘯而過。

這時候,我開始憶起那一次你從台灣回來後,我們在商場餐廳聊的課題。
是的,如果在台灣,我們會說,那裡的人怎麼那麼熱心,路上都遇上好人了。
怎麼,當相同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國家,我們的警惕心卻異常強烈?

也許我國多元的種族環境,信任相較之下比較缺乏。
但是,我們不是一直高喊口號,一個馬來西亞……
擁有一個可以讓我們可以引以為傲,感覺溫暖,甚至不離不棄的國家,
是多少愛國子民一直以來的夢想?

整個大環境的變異,無論是邁向更安全或更文明,我們都必須負上責任。
所以,我決定再有一樣不上車,但要給回應。

第二輛車子停下來,司機座旁一位年輕巫裔探出頭來問說:“Nak tumpang?”
這次我舉起手搖擺,笑著拒絕了。
對方看了,說ok,離開了。

一直到後來,發覺一輛原本經過了的摩托車開過來。
他問說去哪裡?搭巴士回來嗎?
我提高警覺,告訴他說,就在前面而已,很靠近。
他後來看起來好像有點不放心,在前方放慢走了一段路後,也離開了。

最後,我坐上了一輛前方來的摩托車,
車上對著我笑的人,是爸爸。

也許有人心裡直呼,還好我沒被拐走。
我想說,我其實相信每個人都有惻隱之心,
社會的溫度,可以靠每個人平時的小小舉動來努力加溫。

當然當然,如果會一兩招護身術,會更好!哈~
這是我第四次走在路上遇見陌生人要載我一程的經驗。
還好,我目前都還安全。

Sunday, May 4, 2014

湖怪

喝一杯酒
抽一根煙
染一頭顏色
跳入一湖深不見底的湖水
你覺得自己快死了
漣漪之中淚水模糊了眼眶
黑色水怪在湖底翻騰
湖水平靜不再
染濁了的水開始流入體內
1、
2、
3、
4、



你閉上雙眼數到一百
準備遊進水怪的口裡
97、
98、
99、



世界突然安靜了
你在漆黑的湖水中
發現倒映著自己的雙眼
那雙明亮的眼睛
眨呀眨







潮起潮落

我想,我需要更堅韌、更慈悲的心懷,來應對這一切。 我希望我的心是寬廣的,如此一來,就不會經常因為碰撞摩擦而受傷。 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任何人,我甚至一度卑微地祈求,他人不侵犯我的基本人權。 膠柱鼓瑟的思維,需要受到衝擊才能掙脫舊有的框架,並且培養出睿智的思辨能力。 仿佛站在浪潮中...